站位、焊姿: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当然焊工在操作时,也要有正确的站位、焊姿。正确的站位和焊姿,不仅帮助焊工事半功倍的完成焊接任务,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焊工烫伤,保护身体各关节、腰椎、颈椎不受伤害。正确的站位,一般要求焊工根据焊缝的空间位置,选择合理的位置。站位时,要考虑身体各部位的作用有效发挥,如眼镜和焊缝的距离,会不会影响到手腕的摆动等。焊接姿势也非常重要,正确的焊姿,就是焊工在焊接时,各个部位充分发挥作用,体力消耗小,不容易烫伤,视觉良好,操作起来焊工应该是较为轻松。这就要求焊工在现场施工焊接时,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摒弃“凑合”的心理,主观上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反复尝试,日积月累,正确的焊接姿势的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客观上还要主动排除可能造成焊姿不正确的因素。焊缝美观: 一条外观美观、质量优秀的焊缝就是靠焊工依据工艺卡、合理的技能来控制焊接熔池实现的。要求电焊工充分了解熔池温度场及电弧过渡原理。一般焊缝熔池温度基本为熔池中心温度最高,铁水流动性好,两侧及后侧温度逐渐降低,焊接熔池温度场变化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分析出电弧熔池也在移动过程中。由1-2-3-4-N移动,由于电弧频繁经过焊缝熔池中心,熔池中间热量最高,所以感觉中间铁水较稀,如果1-2-3-4-N匀速移动,就会出现焊缝中间凸出,而两侧不饱满,造成焊缝余高超标、两侧咬边等缺陷。根据这个原理,焊工在手工焊接时,必须忌讳电弧在焊缝中的匀速移动,一般要求在焊缝两侧停顿,中间快速过渡,以平衡熔池热量,从而控制焊缝优质,外观美观。

焊工技术:正火 1. 定义 将钢材或加热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称为正火。 2. 目的 正火与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故正火钢的组织较细,它的强度、 硬度比退火钢高。 正火主要用于普通结构零件,当力学性能要求不太高时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三、淬火 1、 定义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 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应速度冷却(达到或大于临 界冷却速度),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2、 目的 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火成马氏体,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更好地发挥钢材的 性能潜力。但淬火马氏体不是热处理要求的最终组织。因此在淬火后,必须配以适当的回火。淬火马氏体在不同的回火温度下,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各类工具或零件的使用要求。 四、回火 1、 定义 钢件淬火后再加热到AC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称为回火。 2、 淬火处理所获得的淬火马氏体组织很硬、很脆,并存在大量的内应力,而易于突然开裂。因此,淬 火后必须经回火热处理才能使用。 3、 目的 ○1减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2通过回火 提高钢的韧性,适当调整钢的强度和硬度,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力学性能,以满足各种工件的需要; ○3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保证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变,保证工件的精度。

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 在焊接中焊剂是保证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它有一下几点作用; (1) 焊剂熔化后浮在熔化金属表面,保护熔池,防止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侵蚀。 (2) 焊剂具有脱氧与渗合金作用,与焊丝配合作用,使焊缝金属获得所需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3) 使焊缝成型良好。(4) 减缓熔化金属的冷却速度,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 (5) 防止飞溅,减少损失,提高熔缚系数。
口才:口语交际的才能。(不等于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