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单斗装载机,按发动机功率,传动形式,行走系结构,装载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1、发动机功率: ①功率小于74kw为小型装载机。 ②功率在74-147kw为中型装载机 ③功率在147-515kw为大型装载机 ④功率大于515kw为特大型装载机2、传动形式: ①液力—机械传动,冲击振动小,传动件寿命长,操纵方便,车速与外载间可自动调节,一般在中大型装载机多采用; ②液力传动:可无级调速、操纵间便,但启动性较差,一般仅在小型装载机上采用; ③电力传动:无级调速、工作可靠、维修简单、费用较高,一般在大型装载机上采用。3、行走结构: ①轮胎式:质量轻、速度快、机动灵活、效率高、不易损坏路面、接地比压大、通过性差、但被广泛应用; ②履带式:接地比压小,通过性好、重心低、稳定性好、附着力强、牵引力大、比切入力大、速度低、灵活性相对差、成本高、行走时易损坏路面。

我国装载机始于1960年末,它的发展经历了60年代仿制摸索阶段,7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阶段,80年代以后的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和自我发展几个阶段。初期我国刚开始生产的装载机是机械履带式装载机Z1-4型4t(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红星1立方米装载机(上海港口机械厂生产)及后期Z420、2t液压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和Z4353.5t型装载机(厦门工程机械厂、柳州工程机械厂生产),同时研制了我国的回转式装载机Z4H2型2t,180度回转装载机(成都工程机械厂生产)。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为整体机架、后桥转向。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功率为162KW的铲接式轮式装载机,定型为Z450(即后来的ZL50),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就这样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从而开创了我国装载机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Z450型装载机具有液力机械传动、动力换挡、双桥驱动、液压操纵、铰接式动力转向、气推油加力制动等现代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第一代轮式装载的基本结构。该机在总体性能方面具有动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机动灵活、操纵轻便、作业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在条件适宜的露天矿,采用轮式转载机可凸显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1、轮胎式前装机行走速度快,工作循环时间短,装载效率高。据矿山标定资料介绍,斗容为5~8m3的前装机时速可达35km/h以上,比电铲快30~90倍,每个工作循环仅需40~45s,平均台班生产能力可达3500~4000t,平均劳动生产率可提高50%~100%。2、轮胎式前装机的自重较轻,相当于相同斗容挖掘机质量的1/8~1/6,节省了大量钢材,制造成本仅是挖掘机的1/4~1/3,价格比挖掘机便宜,可以减少矿山的生产设备投资,缩小固定资产比例。3、轮胎式前装机爬坡能力强,机动灵活性较好,可在挖掘机不允许的斜坡工作面上进行装载作业,尤其是在缺少电力的新建矿山工地也能正常进行工作,从而可加快矿山开拓建设和缩短建设周期。4、轮胎式前装机的折旧年限仅为挖掘机的1/4~1/8,工作5~6年即可更换新的比较先进的设备,便于矿山管理和维修工作,有利于设备的更新换代。5、轮胎式前装机比挖掘机容易操纵,因而可缩短司机培训时间,同时一台装载机仅需一名司机操作,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