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母亲1年拿下硕士变女儿学姐,50岁阿姨退休3年过CPA:心中有梦,任何时候都不晚!
*近正是中考、高考话题度*高的时候,和往年忘带准考证、妈妈穿旗袍送考等新闻相比,今年*受关注的反而是一批特殊的考生。
比方说72岁的康连喜老人连续19年参加高考,尽管自己每个月只有300块的五保户补贴,但是还是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了高考上面。
还有河南滑县70岁的柳玉春老人,今年是他第四次备战高考,虽然2018年只考了249分有点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今年还要再考一次,目标依然是河南大学。
“大龄考生”这几个字在他们面前,似乎只有“考生”而没有“大龄”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大龄考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时候除了要克服记忆力、学习能力上的障碍,更要克服心理上对于“大龄”这两个字的障碍。
但现实中,却有无数像康连喜、柳玉春一样的大龄考生,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会越活越年轻。
这两天,又有一则“55岁大龄妈妈先于女儿硕士毕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让无数网友感叹“厉害了我的姨”!
母女同读研妈妈先毕业,有梦想任何时候都不晚!
2019年6月20日,在华中师大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赵凌云为55岁的硕士毕业生周亚松亲手点赞。
出生于1964年的周亚松原本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因为对学习的追求,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本科文凭,在当地某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从小,周亚松就对音乐感兴趣,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因为女儿打算考华中师大的声乐系硕士,激励了她重拾梦想,于是她决定和女儿一起考研。
意外的是周亚松一年就考上了华中师大的声乐系硕士,女儿反而重考了一年才考上,成为了妈妈的师妹,于是对妈妈更多了一分钦佩。
校长在讲述这对“励志母女”的故事时说:周亚松用亲身实践生动的展示了什么是“学无止境”的道理,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
而周亚松说,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想继续攻读声乐系的博士,求学的这三年对自己的能力和见识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的确,无论是我们普通的考生还是大龄考生,从来就不缺少梦想,而是缺少实现梦想的勇气。只要肯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去搏,任何时候都不晚。
在CPA考生中,也从来不缺这种尽管已经退休,但依然为了梦想努力考出CPA的大龄考生。
50岁阿姨三年拿下CPA,大龄不是逃避困难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