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考点
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一、 教育观 1、 素质教育含义:要使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 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体性(全体人民);(2)基础性(少年); (3)发展性; (4)全面性(*优发展); (5)未来性(未来社会需求)。 3、 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2、在生 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3、把幼儿的素质教育贯穿在各科教学中。4、创设育儿环境,使幼儿健康活泼的成长。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互相配合。 4、 着眼于民族素质教育的提高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 儿童观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异化从而造成人的畸形发展而提出了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他们也强调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实践过程。 2、育人为本的内涵: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一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3、“育人为本”幼儿观在教学中的运用:1、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2、公平对待每个幼儿(a、一视同仁,正视差异。b、体谅和宽容。c、给幼儿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3、因材施教。 4、因材施教(材料题) 1.因材施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2.因材施教的原则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2)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 (4)教师不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也不可能)减少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在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会更大,因为能否更充分地得益于受教育条件,这本身就是潜能高低的一个表现。 5、幼师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一、职业品格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2、爱护幼儿,尊重幼
2
儿。3、尊重集体和团结家长。 二、政治思想素质。 三、专业素质:1、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2、能力结构(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组织能力、向幼儿进行教育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表达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自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四、身心素质。|||||| 6、教师专业发展5阶段论提出:伯利纳。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目的: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名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收学费,杂费。 3、适龄儿童休学或延缓入学,因由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配置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幼师权利: (一)进行保幼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保幼教育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的成长发展;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五)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教师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 (三)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材料题)幼儿的权利: (1).生存权。儿童的生存权是保障儿童生命存活、身体健康以及作为生命外围屏障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儿童出生后即获得了生命权,享有生命安全不受侵害、不被剥夺和特殊保护的权利。此外,儿童有获得足够食物、一定住所以及其他生活保障的权利(对于成人而言是财产权和社会保障权)。 (2).获得保护权。获得保护权是保障儿童获得国家、社会、家庭保护的权利。 (3).发展权。发展权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种权利。儿童的发展权具体包括:儿童有接受一切形式教育的权利。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发展权还包括儿童享有与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与社交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水平。 (4).参与权。参与权是保障儿童有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儿童的社会性参与不仅是他
3 们基本的权利,而且也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8、幼儿权利的保护 1.家庭保护 2.学校保护 3.社会保护 4.司法保护 9、(材料题,学校受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教育部门的法律责任】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 10、(材料题,家长受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责任】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财、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芷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1、忠诚于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 2、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酌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薪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4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勤学、慎独、内省、监听、自律。 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五章 基本能力 1、写作特征包括: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 2、 一、阅读理解能力
1、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现代文阅读中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3).从作者的评述人手。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段意合并法;2.要素串连法; 3.问题概括法;4.标题追溯法;5.内容借助法。 3、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二、逻辑思维能力
1、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一)性质命题的类型 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命题也叫直言命题或直言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1.全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2.全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3.特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 4.特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 5.单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6.单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二)对当关系 从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来说,判断主项“S”的外延与谓项“P”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共存在五种,分别是:全同关系、被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矛盾关系。 2.差等关系(又称从属关系)。 3.反对关系。 4.下反对关系。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1)、要培养精读、熟读文章和所学科目及教材的能力,能很快归纳出将所阅读文章的要点和难点。(2)、加强因果联想能力。
5 三、信息处理能力
1、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用的文献。 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将工具书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常用工具书主要有: 1
.字典、词典 常用的字词典有:《辞海》《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源词典》《韦氏新编同义词词典》《麦格劳一希尔科学技术术语词典》《朗曼科学惯用语词典》《新英汉科学技术缩略语大词典》《新英汉科技缩略语大词典》《中文大字典》以及众多的专科词典等。 2.百科全书 常用的百科全书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百科全书》《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英文版)《大美百科全书》(中、英文版)《化工百科全书》等。 3.年鉴 常用的热门年鉴有:《欧罗巴世界年鉴》《世界大事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美国年鉴》等。 4.手册 常用手册有:《化学物理手册》《贝尔斯坦有机化学手册》《盖墨林无机化学手册》《核磁共振光谱数据手册》《兰格化学手册》《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物理化学手册》等。 2、文献检索 (一)概念 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 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一般来说,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二)文献检索方法 1.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追溯法,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3.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3、网络信息筛选的基本方法 :筛选信息的方法通常有查重法、时序法、类比法等。 四、写作能力 1、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方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反语、反问、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