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 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残存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 1、产生原因 (1) 铁锈和水分 对熔池一方面有氧化作用,另一方面又带来大量的氢。 (2) 焊接方法。埋弧焊时由于焊缝大,焊缝厚度深,气体从熔池中逸出困难,故生成气孔的倾向比手弧焊大得多 (3) 焊条种类 碱性焊条比酸性焊条对铁锈和水分的敏感大得多,即在同样的铁锈和水分含量下,碱性焊条十分容易产生气孔。 (4) 电流种类和极性 当采用未经很好烘干的焊条进行焊接时,使用交流电源,焊缝最易出现气孔;直流正接气孔倾向较小;直流反接倾向最小。采用碱性焊条时,一定要用直流反接,如果使用直流正接,则产生气孔倾向显著加大。 (5)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速度增加,焊接电流增大,电弧电压升高都会使气孔倾向增加。 2、 防止方法 (1) 对手弧焊焊缝两侧各10mm,埋弧自动焊两侧各20mm内,仔细清除焊件表面上的铁锈等污物。 (2) 焊条、焊剂在焊前按规定严格烘干,并存放于保温桶中,做到随用随取。 (3) 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使用碱性焊条焊接时,一定要用短弧焊。 四、咬边 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叫咬边。 1、 产生原因 主要是由于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焊接电池太大,电弧过长,运条速度和焊条角度不适当 等。 2、 防止方法 选择正确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电弧不能拉得太长,掌握正确的运条方法和运条角度。 埋弧焊时一般不会产生咬边。 五、未焊透 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叫未焊透。 1、 产生原因 焊缝坡口钝边过大,坡口角度太小,焊根未清理干净,间隙过小;焊条或焊丝角度不正确, 电流过小,速度过快,弧长过大;焊接时有磁偏吹现象;或电流过大,焊件金属尚未充分加热时,焊条已急剧熔化;层间或母材边缘的铁锈、氧化皮及油污等未清除干净,焊接位置不佳,焊接可达性不好等。 2、 防止方法 正确选用和加工坡口尺寸,保证必须的装配间隙,正确选用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认真操作, 防止焊偏等。 六、未熔合 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叫未熔合。 1、 产生原因 层间清渣不干净,焊接电流太小,焊条偏心,焊条摆动幅度太窄等。 2、 防止方法 加强层间清渣,正确选择焊接电流,注意焊条摆动等。七、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叫夹渣
电弧引燃后,焊条一般有三个基本动作,即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沿焊接方向逐渐移动、横向摆动。(1)焊条朝熔池方向逐渐送进是焊条熔化金属向熔池过渡,焊条缩短,为了保持一定的电弧长度,故焊条必须向熔池送进还要保持送进速度与焊条熔化速度相等。若送进速度慢会发生电弧过长或断弧现象。若送进速度快焊条来不及熔化与焊件粘在一起。 (2)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逐渐形成一条焊道。焊条向前移动速度过快会出现焊道较窄、熔合不良现象。焊条向前移动速度过慢会出现焊道过高、过宽、薄焊件烧穿现象。 (3)焊条的横向摆动是为了得到一定宽度的焊缝。其摆动的范围根据焊件的厚度、坡口形式、焊缝层次和焊条直径等来决定。焊件越厚摆动越宽,V形坡口比Ι形坡口摆动宽,外层比内层摆动宽。 上述的三个动作不能机械地分开,而应相互协调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美观、合格的焊缝。
焊工基础知识:A1、金属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座、韧性、疲劳强度等。2、硬度指标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三种。3、金属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4、金属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等。5、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热稳定性和热强性的钢。6、不锈钢是具有抗大气、酸、碱、盐、等腐蚀作用的不锈耐酸的流称。7、金属材料传导电流的性能称为导电性、其衡量指标是电阻率。8、金属从固态向液态转变是的温度称为熔点。9、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号和指引线组成,必要时还可以加上辅助符号、补充符号和焊缝尺寸符号。